盛中国,1941年出生于重庆,是小提琴界的传奇人物,经历了77年的人生,他的一生宛如一首既跌宕起伏又充满和谐的旋律。从音乐世家的熏陶到国内外的知名小提琴家,从三次婚姻到最终与日本钢琴家濑田裕子共度晚年炒股配资平台哪家正规,盛中国的故事色彩斑斓,令人感动。
他出生在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家庭,父母均为享有盛誉的音乐教授和歌唱家,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其中他作为长子要照顾10个弟妹。盛中国的成长与音乐密切相关,家里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兄弟姐妹们大多成为了小提琴手,只有一个例外。在这样独特的环境中,盛中国从小便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经过多年的刻苦练习,年仅7岁的他便登上了演奏的舞台,在南昌的演出中,获得了“天才琴童”的称号。
展开剩余80%1948年,在南京解放前夕,盛家全家搬到江西南昌,盛雪在当地文化部宣传队担任教琴工作,生活则靠每月850斤的小米支撑。1950年,全家迁至长沙,盛中国与弟妹们每天都埋头练琴。1951年,他们又定居武汉,盛雪被派往农村支援土改,盛中国独自在家,天天练琴6小时,从不懈怠。
夏季的武汉电台找到他,录制了一个小时的节目。10岁的盛中国演奏了莫扎特和舒伯特的曲目,节目播出后,来自全国的信件纷至沓来,赞扬他天赋异禀。尽管求学路坎坷,但盛中国的琴技在流离失所的岁月中得到了磨砺。1953年,他随父母来到天津,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父亲对他要求极为严格,每天放学后直至晚上10点,盛中国都在家苦练。
1956年,盛中国在天津赢得了少年儿童小提琴比赛冠军,并登上了《人民音乐》杂志的封面。1958年,中央音乐学院迁至北京,盛雪因教学理念不合被调到南京艺术学院,盛家再次搬迁。1960年,19岁的盛中国被选派赴苏联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在异国他乡的刻苦训练,使他的琴艺突飞猛进,回国后加入中央乐团,代表作《梁祝》和《新疆之春》让他的名字传播四方,演奏风格既热情又细腻,感动了无数乐迷。
但过于专注音乐的盛中国,情感生活却并不顺畅。在苏联留学时,他结识了女指挥家郑小瑛,两人性别与年龄上的差异让他们的感情引起了外界关注。郑小瑛比他大整整10岁,并且已有一个5岁的孩子,但这并未阻止盛中国对她的追求。1965年,他们结婚,但这段婚姻并未得到盛中国家人的祝福。彼时,盛中国才24岁,需要照顾36岁的妻子和继女,家庭生活显得十分尴尬。
随着1966年特殊年代的到来,盛中国一家遭遇了政治风波,盛雪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盛中国遭到排挤,郑小瑛也被下放到部队劳动。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最终在1970年代初离婚,未留下子女。
时光流转,1974年,盛中国心中依然渴望能遇到一位心仪之人。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另一位女性,两人迅速决定结婚,并于1976年迎来了女儿盛洁。尽管两人之间的婚姻最终也未能持久,盛中国与女儿的关系一直维持得很好,盛洁5岁时,他便为她请了小提琴老师。
到了1980年代中期,盛中国的第二段婚姻也告终,但他依然专注于音乐事业。1986年,他赴日本参加演奏会,并遇见了年轻的日本钢琴家濑田裕子。两人开始合作,并在1987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年龄差距悬殊,盛中国与裕子依然走到了一起,最终于1994年结婚。两人不仅在艺术上互相支持,日常生活中也配合默契,直到盛中国去世。
盛中国在晚年投身慈善事业,拍卖珍贵小提琴,所得善款捐给助学晚会。他认为,音乐不仅属于自己,还应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18年,盛中国因心脏病去世,享年77岁。濑田裕子虽遭受巨大失落,但她依然怀念着丈夫,回北京参与演出,并继续以音乐讲述他的故事。
盛中国不仅是小提琴技艺的杰出代表,他与妻子濑田裕子的合作也是中日艺术交流的象征。即使他离世多年,他的影响依旧长存。
发布于: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