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的我军第一次大授衔上,有很多从国军中起义的将领也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少将4人,分别是邓兆祥、张世珍、林遵、魏镇和廖运周,中将3人:孔从洲、韩练成和曾泽生,上将3人:董其武、陶峙岳和陈明仁。可能看到这很多人都会问,连董其武都被授予上将军衔,那么抗战中与我军并肩作战,在平津战役中及时弃暗投明如何购买杠杆股票,保住北京城的傅作义为何没能在此时授衔名单里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傅作义会“落选”这次授衔呢?
宣布北平和平起义的傅作义(剧照)
首先,不符合授衔标准
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在1955年我军授衔标准中提到“
已到地方参加工作的干部原则上不给予现役授衔”
。主席也在征询中南马、张鼎丞等人的意见说“你们几位的大将还要不要”,在得到两位老干部摆手一致说“不要了,不要了”之后。主席当场直接拍板
展开剩余86%“依我看啊,现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就不要参与现役评”
。
因此,也就定下了非现役军人不参加授衔的基调。
参加授衔的我军大将
事实上我军中有很多大将因为转移到地方工作,而主动放弃参加授衔。比如当时的大将军衔我军应该14人,除了后来的10大将外,还有
“李公、中南马、张鼎丞和谭老板”
。当时李公在渡江战役之后一直常驻在武汉主持湖北省工作,因此脱离了部队担任湖北省委书记。而中南马则是调到了中南局全面主持工作,基本上已经是转而抓经济和从政了。张鼎丞则是主动承担政法系统工作,也是副国级干部,自然不会参与授衔。谭老板南下到浙江省主持工作,将精力都放在了地方建设上。
进入地方工作的我军大将们
除了这些预定是大将的人之外,在上将这个系统上还有东野13兵团司令程子华将军,在入关之后就调入山西担任政治工作,因此在1955年的时候担任全国供销合作社负责人的他也错过了授衔,不然以其资历自然可以当上将。
在这里很多人会疑问,当时的陈老总也是调任上海市市长,为何还能参与授衔?陈老总是上海市长没错,但是别忘了当时他也是担任军委委员会委员,因此陈老总当元帅合情合理。同样的邓公当时虽然也到地方上,但还是兼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完全有资格的当元帅,不过当时老人打趣地说道
“当什么元帅,早就不带兵喽”,
因此也婉拒元帅。
主席给陈老总等元帅授衔
说完授衔的原则,再回到傅作义授衔的问题上来,在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后,除了在1949年为绥远起义奔走之外。打了一辈子仗的傅作义提出想要到的“祖国的山川的去走走”,在傅作义前往西柏坡的时候的主席主动让其留在军中当军委委员,但是调侃自己“罪孽深重”的傅作义选择了往水利和基建方面发展。于是在1950年后傅作义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在祖国的山川中和河岸奔走,贡献自己的余热。说来也巧,小时候傅作义的父亲是黄河边的航工,从小他就与黄河打交道,也深受黄河泛滥和洪灾之苦,兴修水利的也满足了自己父亲对自己期待。
因此从当时评军衔的标准上看,身为水利部长的傅作义是不符合评军衔的要求。
到西柏坡受到总理接待的傅作义
其次,是很难评衔
当然有人从政然后授予预备军衔的个例也是有,所以说傅作义北平和平起义的功劳去参与评级也是可以。但是当时的傅作义要怎么评价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傅作义在国军的履历可谓辉煌,从晋绥军小军官出身,在经历中原大的涿州一战后成名。再到进入晋绥军核心系统,率部在绥远抗战中大破日寇,抗战开始后和阎锡山分家,率部在五原等战役中重挫日伪军。
是
国军抗战中少有的“常胜将军”。
绥远抗战时期的傅作义
在解放战争中更是升任“华北剿总”统领华北55万国军。权力最大好时候可以和白崇禧、卫立煌等人齐名,虽然是国军二级上将,却有一级上将的权利。其常年都和贺老总、聂老总、徐帅作战。在平津战役中更是和罗帅与林总交手,这样人并非陈明仁和陶峙岳能相比的。
而且其手下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傅作义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也要是上将以上。
官至华北剿总二级上将的傅作义(剧照)
但按照当时我军10大元帅和10大大将的标准来看,很多老革命的干部因为转到地方工作而不被授予军衔,如果因为是为了傅作义的话,自己人这边也没法交代,让傅作义上去挤掉谁也说不过去。要知道我军元帅的界定是
:军委副主席级别,大将也是大军区级司令或者政委等才有门槛。
我军十大大大将
虽然上将有名额,但是上将是兵团级别和中等军区主官级别,要知道当时担任“华北剿总”的傅作义手下可是好几个兵团。以他这么辉煌的“履历”反倒是和自己手下(董其武)一骑当上将,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
因此无论是大将还是上将对傅作义来说大都是不合适。
最后,是傅作义不想当
戎马一生的傅作义也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被阎锡山赏识到成为一方大员,甚至于后期的权利都在自己老上司之上,从绥远和五原抗战的人民英雄,再到与人民为敌,傅作义的一生也是充满矛盾的。特别是在平津战役北平和谈时候,在各方风流暗涌的之下让其已经觉得自己老了。因此在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傅作义就有了激流勇退的想法,远离喧嚣的战场。
平津战役时已经心力交瘁的傅作义(剧照
而傅作义不想当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的政治觉悟很高,要知道当初加入建设新中国有很多之前的国军将领,比如比他资历还深的国军一级上将程潜和和平将军张治中,这两人对革命的贡献甚至还要强于后来崛起的傅作义。如果他要评上将,那么这些人又该如何安置。与其说让军委难做,自己还不如借坡下驴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晚年的傅作义
虽然在解放战争中与我军出于对对立阵营,作为保护了古城北平的功臣,以及抗战上的贡献,傅作义是有功的。按理来说作为军人出身,傅作义完全可以被授予军衔,但是考虑到我军高级军衔的特殊性以及他本人不符合授衔标准,在加上他一再拒绝,故而有了让衔的佳话。
当然包括傅作义在内,我军有很多老革命和老将军对于授衔之事并非都很执着,按他们的话来说,不管是在军队还是在地方,去哪都是干革命。正是因为这种大无畏和牺牲精神如何购买杠杆股票,才有了我军以弱胜强,多次力挽狂澜的胜利……
发布于:天津市